[藝術作品] 柔軟的束縛 - 製作紀錄

broken image

名稱: 柔軟的束縛

年代: 2017

尺寸: W55*L50*H65cm材質: FRP仿銅上色說明: 富彈性的身體與拉扯的毛線衣創造充滿張力的衝突感,而帶著思緒的神情與肢體動作又將觀者帶到了一個肉眼不可見的少女內心世界。束縛著少女的,是柔軟的毛衣,還是纖細的情懷?由於今年度工作室花了較多時間在雕塑作品上,因此直到農曆新年前,將陸續介紹今年創作或整理完畢的的雕塑作品。這一次介紹的作品是稍帶有古典韻味的女性像<柔軟的束縛>。在過去幾年著重人物體態的描寫後,今年度我開始試著帶入其它元素到作品中。其中一個是肢體動感的延伸(透過陪襯物),另一個則是人物本身情緒的描寫。以下便以此作品為例,簡單介紹製作過程。1. 動作挑選目前工作室的人體雕塑都是以實際的人體模特兒做參考所製作的。習慣上,這類作品的動作通常會先有一些初步的預設質,先設定要找哪一種體態的模特兒,再聘請合適的模特兒,接著請模特兒參考藝術家預期的動作,擺放出自己較習慣的類似姿勢(以免動作過於生硬)。而這一次,聘請的是體態較豐腴,帶有西方古典美的模特兒,動作上的設定是以套著衣服的人體,描寫柔軟身體與被拉扯的布料間的反差,進而表現隱藏在平靜下的感情波動。

2. 泥塑/主題發想泥塑部分就如同大部分的中大型作品,先以鐵線、麻繩製作出人體的支架,再覆上陶土捏塑成形。動作的微調與主題會在過程中憑觀察與直覺決定。整個泥塑流程約12次,每次3小時進行。體態的重點在於呈現肉體的柔軟度與動作的順暢度,而表情的重點首重於與細膩感情的表現(避免緊繃僵硬的神情出現,除非創作者有特別的主題表現)

broken image

3. 翻模

翻模是一個耗時、無趣、又不得不全神貫注的程序。一般來說完成的中大型泥塑,為了永久保存(泥塑會有乾裂、脫水變形的問題),會再翻製成石膏或玻璃纖維等較易保存的材料(之後翻製成金屬也需要以這些堅固的材質送銅廠作業)。玻璃纖維(FRP)是最常使用的地翻製材料,優點是質輕堅固(石膏怕摔或敲擊),方便存放。但缺點是翻製的過程會長間使用含揮發性氣體或對人體刺激的化學材料。即便使用防毒面具仍會產生過敏與無法短期恢復的疲憊感。這個過程完全是照章作業,沒有甚麼思考與創意的過程,因此相當枯燥。但是又必須全神貫注,配合材料化學反應的時間緊密地作業。如果有細心地處理好各個環節,便能節省下不少事後修補的動作。流程大致可分為製作外膜(覆蓋在泥塑外的多片外殼),再以外模翻製內模。因為我還算不上是翻模的熟手,因此這個流程常會花到6-10日(視作品複雜度而定),在戶外或半戶外場所進行。

4. 打磨

整修翻製出來的FRP模型會呈現出如同塑膠水管那樣的質地,但因為是由至少2塊以上的模子人工翻製出來的,所以會有分模線或氣泡等瑕疵需要事後修補。而翻模意外也會需要額外的復原工作。除了這些翻製產生的瑕疵外,質地輕巧的FRP模型也因為能夠輕易地舉起,以各種角度審視,能讓作者直接找出原始塑造時未能處理完全的盲點,這也會增加意料外的修整的時間,因為看到太多形體上的瑕疵放棄的作品也不在少數。

5. 上色

整修完成的的作品,其實就能夠直接拿去銅廠翻銅了,但是由於翻銅所費不貲,因此在不確定作品是否能售出的前提下,藝術家通常會為作品上一層基礎顏色作為展示的基礎,最簡單的是以白色噴漆覆蓋模擬石膏的顏色,而在這件作品我則是以油畫顏料一層層堆疊,來模擬翻銅之後的色彩。顏料的堆疊也需要分多次處理,每次上色都要等該層顏料乾透才能上第二層,如此才能較精準地呈現出銹色一層層覆蓋的效果。而作品若直接翻銅,也會有上色的過程,大致分為烤漆與銅銹兩種。而利用不同藥劑產生不同色系的銅銹,是當前接受度較高的傳統做法。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